網站首頁新聞動態行業動態豆粕上漲潛力猶存
最近一段時間,國際大豆價格高歌猛進導致進口大豆成本水漲船高,國內大豆壓榨企業利潤大幅收縮,挺價豆粕意愿逐漸增強。同時,生豬養殖回暖,“豬周期”預期升溫支持國內豆粕價格。雖然美國天氣較為良好,美豆長勢優良,短期壓制了市場的上漲勢頭,但國內豆粕市場的偏多交易氣氛并沒有改變。一旦國際大豆價格走穩,或大豆產區天氣出現異常,豆粕仍會上沖。

美國大豆長勢良好
當前,美豆播種幾近收尾,由于天氣較為良好,部分地區大豆已經出苗。
USDA周度作物生長報告顯示,截至6月12日,美國大豆種植率為92%,高于去年同期的85%,亦高于5年均值87%;大豆出苗率為79%,高于去年同期的72%以及5年均值72%;由于出苗較早,天氣良好,大豆生長優良率為74%,較前一周的72%略有上升,高于上年同期的67%。
受美豆長勢好于預期影響,美豆市場開始回調整理,從而引發國內豆粕下調。然而,就美國作物以往的優良率統計來看,生長初期作物長勢均良好,而隨著植株長高,優良率會有所下降,天氣炒作可能逐漸開始。
比較收益高使美豆面積微增
目前,美國大豆和玉米的播種基本完成。由于大豆與玉米比價明顯走高,即種植大豆較種植玉米收益更高,市場預計大豆播種面積可能有額外增加。其中,Informa預計美國大豆播種面積為8376.1萬英畝,高于5月預估的8300.6萬英畝,也高于美國農業部預估的8220萬英畝。
美國玉米早于大豆播種,且大豆玉米比價走高是在播種期間,因此大豆新增播種面積估計僅在50萬—100萬英畝,即1%左右,這并不會帶來過大的市場壓力。
壓榨虧損,油廠挺粕
由于美國大豆價格持續走高,我國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一路上漲,由3月初的2800元/噸提升到目前的3700元/噸,這使得油廠的壓榨利潤從盈利200元/噸轉為虧損130元/噸左右,最高虧損200元/噸左右。
后續進口大豆成本居高不下,油廠對豆粕的挺價意愿格外強烈。部分企業被迫將高價大豆進口裝船延遲,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進口豆粕供應格局,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利多豆粕市場。
國內豆粕庫存相對穩定
最近一個多月,國內油廠大豆壓榨量增加,平均每周在180萬噸以上,但國內豆粕庫存依舊處于72萬噸左右。大豆壓榨增加而豆粕庫存未有升高,一方面因為國內飼料企業和豆粕貿易商補貨,另一方面因為國內豆粕價格較國際低,從而刺激豆粕出口。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豆粕的供需環境,并有助于豆粕上行,使其維持強勢特征。
綜上所述,我國進口大豆成本不斷抬升,壓榨轉為虧損,油廠對需求可能增加的豆粕具有明顯的挺價意愿。同時,國際大豆市場存在天氣異常、產量縮減的可能性。近期,國內外豆類市場具有一定的調整要求,但可能僅出現抵抗性調整,豆粕市場強勢格局尚未改變。
下一篇:維生素今日簡評